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詩文評類
周公居摄七年。致政而殁。成王 康王。
追思其德。命鲁侯代 (第 19b 页)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
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
不讳嫌名。 康王钊
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
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
讳其嫌。遂 (第 01b 页)
公讳岛。字浪仙。范阳人也。自 周康王
封少子建侯于贾。因
而氏焉。谊则大汉太傅。寅则晋尚书。由是徽音流远。祖宗
官爵。顾未研详。中多高蹈不 (第 26a 页)
以率文王之
祀。此诗言洛之庙也。书曰。成王既至洛。烝岁祭。文王骍牛
一。武王骍牛一。又曰。裸于太室。 康王
又居丰。命毕公保东 (第 17a 页)
曰夫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奈)
(何者一日宫车晏驾是事不可知也君虽恨于臣是无/可奈何谓秦昭王以天下终也昔 周康王
一旦晏起侍)
(人以为深刺天子当夜寝早作身省万机如今崩殒则/为晏驾矣家语孔子观于明堂睹四门之墉有周公 …… (第 8b 页)
尸素朝端忽/焉五载尚书曰百揆时叙)寄重先顾任均负图(先顾/谓顾)
(命也尚书曰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相 康王
作顾命负图己见上文)谅以齐徽二南同规
往哲(毛诗序曰关睢麟趾之化王者之风也故系之周/公鹊巢驺虞之德诸 (第 10b 页)
  读史记儒林传
司马迁曰周室衰而关睢作王应麟撰玉海因引扬子
周康王时颂声作乎下关雎作乎上习治也习治则伤
始乱谓齐鲁韩三家以为 康王
政衰之诗又引杨赐传 (第 3b 页)
康王
一朝晏起关雎见几而作 (第 3b 页)
康王
晏起不见于 (第 3b 页)
经书是误用宣王之事实之也齐鲁韩三家之诗虽先
出于史记然总出于夫子之后信三家不如信夫子子
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诚王化之始岂有衰世
之讥哉司马迁所云盖指孔子伤周室衰微王道不行
故即继之曰论次诗书修起礼乐云云关雎作者周南
之首章即删诗之义耳且如称尧典可以贯全书则称
关雎亦可以该全诗而于 康王
始衰乎何有况举守成
之善者必曰周有成康亦不见其有荒政也朱子为诗 (第 4a 页)
其文物具备之仪无圜丘夏正郊天明
堂之祭郊宗石室之礼惟合祭毁庙群庙之主虽名为禘实天
子之祫耳祭统云成王 康王
尊鲁故赐以重祭外祭则郊社是
也内祭则大尝禘是也礼运孔子曰鲁之郊禘非礼也谓郊以
日至禘在宗庙非周礼论语 (第 4b 页)
朔伊尹祀于先王诞资
有牧方明言虽有成汤大甲外丙之丧以冬至越绋祀先王于方明以配上帝
一也周书顾命成王崩 康王
麻冕黼裳即位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大保大史大 (第 6a 页)
之说则顾命所书
非礼矣
本朝顾氏宁人从而为之辞曰顾命盖有阙文焉狄设黼
扆缀衣其前皆成王崩之事也其后皆 康王
踰年即位之
事也非柩前即位也其间有阙文焉顾氏之意以为踰年
即位则礼也丧服可释也可反也柩前即位则非礼也 …… (第 14a 页)
谥而葬葬而祔礼也成王三十七年四月崩葬当
在十一月葬则举谥而曰新陟王何欤曰命作册度曰御
王册命册命者册 康王
为天子之命自皇后凭玉几至用
答扬文武之光训是也书之册而史臣宣之之辞也成王
崩即为此册迟至一年宣之何欤 (第 15b 页)
   尼堪斡里雅布穆呼哩巴延徐达刘基共四十
   一人十七年六月御史顾如华请奉守成贤君
   入庙下礼臣议商中宗高宗周成王 康王
汉文
   帝宋仁宗明孝宗皆属贤君但帝王庙止祭创
   业之君不及守成应否入庙候
旨酌定
诏奉七君入 (第 16b 页)
 诗置关雎之前其论虽甚狂悖然亦据序而不自知
 其谬也又见汉儒之称诗者汉书杜钦传云佩玉晏
 鸣关雎叹之李奇云后夫人鸡鸣佩玉去君所 周康
 王
后不然故诗人叹而伤之臣瓒云此鲁诗也后汉
 纪杨赐上书云昔 (第 2b 页)
周王
承文王之盛一朝晏起夫人
 不鸣璜宫门不击柝关雎之人见几而作注此事见
 鲁诗今亡失矣扬子云周康之时颂声 …… (第 2b 页)
 作乎上习治也故习治则伤始乱也史记云周道缺

 诗人本之衽席而关雎作列女传云 康王
晏出朝关
 雎预见春秋说题辞云人主不正应门失守故歌关
 雎以感之其他傅会无论如鲁齐韩皆以关雎为 (第 3a 页)

 王
政衰之诗朱子恶其违夫子不淫不伤之训故辨
 之云仪礼以关雎为乡乐又为房中之乐则是周公
 制作之时已有此 …… (第 3a 页)
 郑渔仲云何彼秾矣之诗平王以后之诗也注以为
 武王之诗而谓平王为平正之王齐侯为齐一之侯
 盖毛郑以颂皆成王时作不应得称成王 康王
故昊
 天有成命云成王不敢康为成此王功不自安逸执
 竞之不显成康谓成大功而安之噫嘻之成王谓成
 是王 …… (第 11a 页)
 平正之王惟以周颂为成王时作故不得不以成王

 为成此王功也不知召南中甘棠行露之美召公既
 没之后在 康王
世也何彼秾矣作于平王巳后亦犹
 是也不必谓武王诗大雅中大明之维此文王灵台
 之王在灵沼皆后世诗人追咏 (第 11b 页)
  御制赐给事中林廷纲等敕符后
洪武十二年正月二十一日
上御奉天门权给事中林廷纲等陆人以归省其亲为请
上欣然可之明日陛辞上亲制敕符谕之且命人各书其副
以归廷纲等咸叩头拜受而退既而廷纲严装成卷以示臣
濂请识其左方臣闻古圣君之待重臣当授职之际必告之以
言如尧之命九官 周康王
之诰君陈者有之矣今廷纲以初
试职之小臣而有此赐诚古所鲜有也小臣膺此赐或有之
然昔时训命之辞多作于代言 (第 1a 页)
  三女冈
三殓知无有香魂计已销频来吟楚些岁久若为招

  金山城
   府南八十五里旧经云昔 周康王
东游镇大海
   故筑此城
治盛周康世东游岂信然城闉亦隳废门谍漫相传
  前京城
   府南八十五里 (第 3b 页)
敬王即位,是为东王。尹氏立子朝,是为西王。立五年而败奔楚。

使告于诸侯

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 康王
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亦曰:“吾无专享文,武之功,且为后人之迷败倾覆而溺入于难,则振救之”。至于夷 ……之箴》”云云。“《虞箴》如是,可不惩乎?”)

尹逸

逸一作佚,亦称只佚,周初太史。事武王、成王、 康王。(案《汉志》墨家有《尹逸》二篇。本注:“周臣,在成康时也。”)
武王即位策

殷未孙受德,迷先成汤之明,侮灭神祗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彰显闻于昊天上帝。(《周书
可知者,有不可奈何者。一旦宫车晏驾,是事不可知也。君虽恨于臣,是无可奈何。』」谓秦昭王以天年终也。昔 周康王
一旦晏起,诗人以为深刺。天子当夜寝早作,身省万机。如今崩殒,则为晏驾矣。(《文选·竟陵王珩状》注,又
之孽。《诗》云:「惟虺惟蛇,女子之祥。」故《春秋》书郑昭公时,两蛇斗于南门之外,其后昭公殆以女败;昔 周康王
承文王之盛,一朝宴起,夫人不鸣璜,宫门不击檄,《关雎》之人,见几而作。夫女谒行则谗夫昌,谗夫昌则苞苴
听声狼似;穆子私庚,竖牛馁己;黄歇子败,从李园始;鲁受齐乐,仲尼逝矣。文公怀安,姜笑其鄙;周渐将衰, 康王
晏起;毕公喟然,深思古道,感彼《关雎》,德不双侣。得愿周公,妃以窈窕,防微消渐,讽谕君父,孔氏大之,
  世有险易,道有洿隆,所遇之时,异诚有由。然非忽礼也。方今戎马未散,王事至殷,更须听断,以熙庶绩。 昔周康
王始登翌室,犹戴冕临朝,降于汉魏,既葬除释,谅闇之礼,自远代而废矣。惟陛下割高宗之制,从当时之宜,敢
极先颓,思所以立言贞石,贻厥长世,铭曰:

  昔在文韶,五贤二圣。汉藩魏屏,微风不竞。于赫我梁,德 符姬
姓。康王康叔,异时同盛,爰自妙年,令问不已。一孝一悌,实光行始。义府文场,词人髦士。波澜莫际,墙仞难
  

答再从弟虞臣
我之不辟。吾欲从孔注。亦朱子意也。子无有挟。而硬攻朱子诗传及书大全诸篇所载。皆从孔氏斥郑之非甚严。至曰鄙生腐儒。独答仲默为从郑。而曰向者叔重亦辨此条。一时信笔。曰。当从孔注。夫既著于诗传。而曰一时信笔未思之答。可乎。可知答叔重是初说。答仲默是中变。诗传是晚年定论也。不然。诚意章临终犹改。诗传之误解。孰禁不改。乃留此悖理之说乎。今不必不从定论。而自取鄙腐之谴也。夫管蔡之为流言。欲蛊王使疑周公而逐之。得以遂其畔。周公若因而辟去。是中其计也。三监顽殷之不逞甚毒。虽周公即征。其安殷之难。犹讫 康王。
时周公况于新遭大丧。嗣王幼冲。国家危难。而成奸凶之畔谋。去国避私嫌乎。不惟公之道理未可。国亦已矣。且 (第 458H 页)